1月13日,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开营式在北京举行。中新社记者 赵隽 摄
全国台联党组书记、副会长纪斌表示,全国台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本届台胞青年冬令营,主体内容分为开营式、“台胞过大年”联谊活动、地方特色分营、短视频作品展示等四个板块,将组织开展以两岸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线下分营活动,以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投身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大潮。
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正呼吁台湾学子正确看待两岸关系和台湾历史,多角度、全方位综合了解大陆。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台湾教师陈文成则希望,未来举办更多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交流项目,共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全国台联联络部部长任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本届冬令营围绕新春、团圆等主题,扩展到大陆各地举行。经过数十年积淀,冬令营在台胞青年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冀通过活动为台胞青年打造交流平台,为台青来大陆创业就业、寻求发展提供更多服务与帮助。
“正值春节前夕,大家因为冬令营聚集在一起,感到非常激动。”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文宣部部长刘志一受访表示,期待更多青年透过活动感受大陆的壮丽山川及日新月异的变化。
开营式现场,与会嘉宾以“云授旗”方式向参与举办冬令营活动的大陆各地分营及台北、高雄、澳门分营授营旗,共同启动开营仪式。
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冬令营自198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8届,共有约7000位台胞青年参与。(完)
黄河上游青海循化“菜篮”飘香****** (新春走基层)黄河上游青海循化“菜篮”飘香 中新网西宁2月2日电 题:黄河上游青海循化“菜篮”飘香 作者 李晓娟 李隽 立春将至,在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的各类瓜果蔬菜的清香扑鼻。 地处黄河、湟水谷地的海东市是青海最大的农业区,粮食生产占全省一半以上,蔬菜供给占全省近一半。 多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短途游的火热兴起,来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现场采摘已成为不少民众的过冬仪式感。 每年12月中旬到春节前后,是黄河彩篮冬季温室采摘的旺季,每到周末,种植户魏晋宝的蔬菜大棚里前来采摘的群众便络绎不绝。 “我们老家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整个村里的人都在全国各地种大棚蔬菜。知道循化这边有温室大棚可以承包我们就过来了。”魏晋宝边整理甜瓜秧苗边告诉记者,循化地处黄河岸边,昼夜温差大,土质较好,所以甜瓜、西瓜的甜度高,在循化的这些年,他的大棚得越来越好了。 甜瓜棚内,翠绿的甜瓜将瓜秧拉低了不少。随意掰开一个甜瓜,咬一口,脆嫩香甜。连皮带瓤都能吃的甜瓜现已成为该基地的采摘“新宠”。 从2017年开始,魏晋宝就在黄河彩篮种植基地里面承包了15个大棚种植蔬菜瓜果。今年,他种植的主要是甜瓜、西瓜和陇椒。甜瓜采摘一斤15元,西瓜一斤8元,每年,魏晋宝的甜瓜都能在温棚里采摘完,西瓜虽是今年第一次种植,但销路根本不用愁。 “当地人喜欢吃水果,冬天来采摘的人也很多,每年12月中旬到来年6月,甜瓜都能一茬接着一茬地采摘。”魏晋宝说。 在黄河彩篮种植基地,像魏晋宝这样远道而来的外地种植户有40多户,还有30户本地种植户,基地长期辐射带动200名村民务工,每人每年增收近2.5万元。 马林芝就是通过务工学到种植技术、积累种植经验后,2019年她和丈夫来到黄河彩篮种植基地承包了10栋温室大棚。每到辣椒种植、采收的旺季,他们就要雇用周边村庄的30名妇女前来务工,帮助他们尽快完成种植或采摘。 “一个人一小时10元钱,不仅他们能挣上钱,我的辣椒也不会耽误好行情。”马林芝说:“以前我们也外出当小工,不稳定,一年最多能挣三四万元,种上大棚后,虽然辛苦一点,但是收入也高一些,离家也近。眼下辣椒已经采收了第二茬,除了采收,她每天的工作还有给辣椒“绕头”。 “要把这个秧子的头绕一圈缠到育苗线上,不然秧子就会掉下来,辣椒就不好结了。”马林芝说。 2022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种植户,打响“黄河彩篮”农业品牌,黄河彩篮种植基地完成5000米的主干道黑化工程,购置旋耕机、割草机等农机具,完成40栋温棚的旧棚改造工作。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蔬菜瓜果都没办法及时运出,我们都特别着急,管委会第一时间联系了相关部门,让我们的蔬菜瓜果卖出去了。”魏晋宝说,现在管委会想方设法牵线搭桥,联系本地“网红”主播过来直播增加知名度,采摘的客流量又多了起来。 如今,拥有600栋日光节能温室、2万平方米智能温室的黄河彩篮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每天从这里运向市场的蔬菜瓜果达2万余斤,每年10个月不间断的蔬菜瓜果产出让黄河岸边的这方水土生机勃勃。(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盈彩网投资平台地图 |